不要在情愛中漂泊.王邦雄
莊子說這種定不下來的人生叫「坐馳」。
「馳」就是漂泊,人海中的漂泊。
所以假定我們不認同於我們的事業,我們的婚姻,即使在某一崗位工作,你也結了婚了,你還是在漂泊,因為你不認為那是你所要的價值跟理想。
「坐」就是關係結構與制度軌道,不要以為結構與制度可以安定我們,安定不下來的。
不要以為結婚就可以安定下來,安定不下來的,為什麼?因為它不是「極」,不是極就不能止,所以儒家說「止於至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所以我們可以依靠哲學的理念安身立命,但這不是哲學的知識,而是靠哲學所詮釋、所開發的人生哲理像儒家的修養實踐,我們可以安身立命,因為它最後最高的,我們就可以依「止」。
所以人生很多問題不是因為你碰上了誰,這是緣與命的問題,很多人就把人生問題拋給緣與命,可是,人生活不好,是你的心在批判自己,因為你的心沒有找到天地,沒有找到極,沒有找到美好、莊嚴,我們都會把這一問題做一轉嫁,說我的遭遇不好,在人海漂泊中遇合離散,是我命不好,我天生就是這個料子,所以我一生如此窮愁潦倒。
假如你是莊子,是陶淵明的話,窮愁潦倒有什麼不好,莊子成功了嗎?陶淵明得意了嗎?但是他們心安理得,他們認同自己,他們找到了生命的「極」,他們可以在山水田園中安身立命,而我們呢?可能在很好的職業,很好的家庭中漂泊,為什麼?因為你沒有「極」,失落了生命根源之地,不向「極」去開發,去認同,去建立的話,人文社會再好,自然環境再好,都不能給生命任何內容。因為生命的創造根源,就在我們的情意和理想統會的天地心。
通過儒家,天地心是最後跟最高的,但是光講「愛」不夠,它一定要理想跟情意的統會。不是光講「仁」,還要講「義」。愛是一切的動源,但是它本身要有保護自己的力量,它本身要有實現自己的力量,那叫智慧。
因為它是「對」的愛,它得到「義」的支持,愛可以長久。
「對」的愛得到「義」的支持,愛因此可以長久。
就愛的本身來講,愛需要智慧,需要正義的支持,它才會長久,才不會打垮自己。
1.坐馳,《莊子‧人間世》:「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成玄英疏:「茍不形同槁木,心若死灰,則雖容儀端拱,而精神馳騖,是謂形坐而心馳也。」
2.止於至善,止的意思並不是終止,而是「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換言之,「止」兼有達成和維持之意義。未達理想前,必須勉力以赴;達成之後則務使其維持不墜,這才算是「止」。故祇有使事物皆能達到最美善圓滿的境界,才能稱得上是「止於至善」。
3.理想跟情意的統會,愛能將彼此的情意和理想融合一起,使之不相背、不相斥,情意與理想不一致的話,那情意是飄忽短暫的,因為你愛了一個你不應該愛的人。情意跟理想統合為一,情意才能得到滋潤與支持,理想就是情意的養分。
你以為這篇文章在談情說愛嗎?才不是呢,我們談的是「人生」!孩子!
- Apr 28 Tue 2009 10:18
不要在情愛中漂泊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