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論文被引用(請自行轉成繁體):
上一次發現被引用:2008.08.09 (炫耀文)☆我的論文被引用了!
华严论坛:网路科技特色与弘法数位内容建置--李明哲 2010年09月21日
(華嚴論壇:網路科技特色與弘法數位內容建置--李明哲)
网路科技特色与弘法数位内容建置 ← ← ← 出處連結
李明哲
摘要
数位科技在文本呈现形式及阅读模式上均有其独自的特色,诸如超文本、互动性、非线性、多媒体性、整合性、客制化与个人化。本文的研究方向在于探讨如何运用数位科技特色来凸显、呈现出网路文本的弘法特色?同时,网路科技的文本特色是否有合于佛经中对于弘法行为的说明?数位文本的创作者可依循何种佛法思唯来指导自己前进的方向?并在何种佛法的概念思维上,我们可以将数位文本的创作及网站的建置也当作是修行的一种方便形式?
一、前言
数位科技及网际网路在目前已深入到生活的角落了。在网路上也可找到大量有关佛教或佛法的网站或内容。然大部分已存在的网站以及有关网路科技与弘法的文章,都只是将网路当作是一种资讯的通路而已,往往是将实体界既有的资讯放上网站,此种将实体内容直接“铲入”(shoveling)至网路的内容常被戏称为“铲入内容”(shovelware)(Craig, 2005: 160)。网路科技本身有其传统媒介所没有的呈现特色,同时也有著与阅听众接触的新式阅读行为,因之要能充分运用网路来进行弘法,如何充分思考网路科技呈现特色及阅读行为以运用于弘法,是更为重要之事,如此才能透过网路来开展出新的弘法规格。
数位科技在对数位内容的发展大约可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将网际网路/网站当作是新闻传播的另一管道,重点在网站建置,内容则是沿用传统平面媒体的内容直接上网(Pavlik, 1997: 36)。第二、则是强调数位科技之于文体呈现形式的特色,诸如超连结性(hypertextuality)、互动性(interactivity)、非线性(nonlinearity)、多媒体性(multimedia)、整合性(convergence)、客制化与个人化(customiz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Kawamoto, 2003: 4)。第三、正是本文所要去处理的,亦即上述的诸多数位性文本特色要如何来凸显、呈现出网路文本的弘法特色?同时,网路科技的文本特色是否有合于佛经中对于弘法行为的说明?数位文本在创作上可依循何种佛法思唯来指导自己前进的方向?并在何种佛法的概念思维上,我们可以将数位文本的创作及网站的建置也当作是修行的一种方便形式?
二、数位科技的文本特色与主动阅听众
数位科技下的数位内容文本有著以“超文本”(hypertext)、“互文性”为基础的文本理论(Landow, 1992; Bolter, 1991)。“超文本”,均指非线性、具链结及互动特质的文本。郑明萱强调数位文本的超文本定义为:具有用电脑处理非线性文本中互动式转向及变动性展示的能力,这种特性无法以传统书本形式表现出来。因之,数位内容的多向性文本是非线性的跳跃式文本,以链结((link)来连接文本内的字、句、段落、章节,甚至是不同作者的文本(郑明萱,1997;施如龄、吕芸桦,2006)。
超文本由文本之间相互串连,表现出阅读过程中的跳越性,读者阅读的文本结构不再是单一线性的文本,而是在阅读之间由读者所连结出的数个文本。读者既可纵向探索,又可以横向比较,还可以交叉、重叠、转折、反向地研讨。读者在阅读超文本中,不断地将阅读片段结合,对片断文意集合的整体理解,形同读者反应理论,读者对文本的诠释,也就是读者与文本间的交谈、互动和理解的过程。因此,超文本是以读者为取向的文本,传统文本的阅读理解是从头到尾,而超文本是可以让读者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获取所需的资讯(翟本瑞,2006)。超文本的阅读结构,需提到文本互涉的互文观念,那是读者在阅读文本时所读到的其他文本,或者在阅读中可看到其他文本,将它们吸收、变化。于是读者迈入了文本交互指涉的空间里,超链结就是将这交互指涉的路径显现出来,超链结之于超文本的阅读与创作,无非就是表现文本交互引用的镶嵌方式(周庆华,2004)。因之阅读在与文章讯息交互作用的历程中,并非依序从逐字的视觉讯息到诠释全文,而是数个不同层次的分析同时进行“建构”。读者会不断活化新的命题,将在脑中原有的语意、语法,和文章有关的知识概念,都会因读者阅读文章内容而触发新的命题(连启舜,2002)。
Stovall将适合非线性阅读的数位文本内容结构称之为“资讯分层”;他进一步解释到:“大型艺术馆是非线性的好例子,例如纽约市大都会博物馆。在博物馆内,没有起点和终点。走进博物馆时,你可以向右、向左、直走或上楼。首度造访者会去拿楼层设置手册,从中找寻自己想看的展品,然后朝向那个方向前进。在结束之前,他们可能选出数个想看的展区。做这些事的时候,他们为自己的参观作线性规画。这并不是强制性的要求”(Stovall, 2004:92)。此种非强制性要求的特性,要求读者“主动重新建构文本”(施如龄、吕芸桦,2006);这使得网路相较于电视、电影、报纸等其他大众媒体,“能在更大的程度上将读者卷入意义的产制过程”(Bolter, 2003: 27)。网路新闻读者在控制阅读动线上的自主权,是网路环境提供给读者所异于平面阅读环境的重要特色;明尼苏达大学新媒体研究所主任Paul说:“只有在用户具有某种程度的控制权时,才算是新的新闻形式”(Paul;转引自Potter/美国在台协会文化新闻组译,2008:40)。
Artwick就数位媒体的深度报导这一课题强调:网路新闻的深度性特色呈现在于让读者对文本进行操控和探索以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最大意义(Artwick, 2004: 77)。换言之,透过“让读者来展现他们自己想要看的”的这种方式来形成数位文本内容的深度性,Wilkinson, Grant & Fisher说道,正是其他媒体所无法达到的(Wilkinson et al., 2009: 148)。因之,要能充分展现数位文本的阅读特色,首要的原则就是要掌握“主动阅听众”的阅读特性,在数位文本的组建过程中,要能创造出阅听众可以自行建构意义的文本形式与内容。重视阅听众主动权力的特色,亦即是尊重阅听众各自的理解程度,由当下的程度各自去主动解读文本,而非强迫之。这一原则亦是佛经中所谈的,例如在《法华经.譬喻品第三》的火宅之难中,长者自言“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于方便,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众生不能以是得度”,因之“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勉济诸子火宅之难”。又如《法华经.信解品第四》中,舍父逃逝的幼子,对其有大力势的父者,“即怀恐布”,但其父并无强迫,“勿强将来”,任其“粪土尘坌,污秽不净”。经历二十年,才能“心相体信”。因之《法华经.药草喻品第五》强调:“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又云:“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入道”。数位文本的建置,自亦需禀此精神,才能充分发挥数位文本的特质,才能让读者在主动建构意义的悦乐中自我提升;此亦如《华严经.十回向品之一》所言:“令一切众生欢喜故,令一切众生悦乐故,令一切众生断疑故”。
数位文本的创作,除了要掌握“超文本”、“互文性”的文本理论特色,以及“主动阅听众”、“意义建构”的阅读特色外,同时也要能充分理解数位网路科技在处理资讯上的特色,例如萤幕阅读容量大、富有弹性、立即性、永久性、互动性、多媒体、资料库,可搜寻性等等。上述的数位科技/文本特质若能有效的整合呈现出来,那么就可发挥奠基于数位环境所带来的媒介表现特色。以下就依上述原则来论述数位内容的建置与创作。
三、网路数位内容的建置与创作
要能利用网路/数位科技的特质,创造出数位文的内容特色,首要的思考方向乃在于要正视网路新闻是为电脑萤幕阅读环境而写作(Ward, 2002: 29-66)。“研究报告指出从电脑萤幕上阅读大约比从报纸上阅读慢25%”(Nielsen, 2000;转引自Ward, 2002: 104)。“由于在显示器上阅读所固有的不适感,人们只能通过扫瞄,来搜寻他们想要的东西”(Wolk著/彭兰等译,2003: 91)。“他们扫瞄文句,挑出关键字、句子以及感兴趣的段落,跳过较不关心的部分。以扫瞄取代阅读,是网路上的事实,并由许多使用性研究获得证实。网路记者必须承认这项事实,并为扫瞄性而书写”(Neilson, 1997;转引自Stovall, 2004: 82)。因应电脑萤幕阅读环境上的浏览特性,Stovall提醒数位内容创作者要有“为视觉效果而写作”的能力(同上引);亦如Artwick所言,在创作数位内容时时要有“视觉化的思考”(thinking visually)(Artwick, 2004: 151)。为视觉效果而写作,并不是强调图片、影像等视觉元素而来弱化文字的表现,而是指“为网路写作要求思考文章的样貌,而不只是文章说什么”(Stovall, 2004: 83)。
因之,就从平面写作转换至网路写作这一角度的具体落实而言,要适应萤幕阅读的浏览特色,则是要将传统文章写作的“段落”概念转换成“区块”(chunks)概念;正如同Kolodzy所言:网路写作要以区块来组识(Kolodzy, 2006: 194)。“区块”是网路阅读的扫瞄单位,因之杜布建议“网上作者把文章分成更多区块,要比报纸文章使用更多小标题或采条列式”(杜布;转引自Potter/美国在台协会文化新闻组译,2008:41)。换言之,从传统文章的段落写作转换成数位文本写作的过程当中,以“区块”作为数位写作时组织数位文本的思考轴线,是从平面转移到数位的最重要“调整”。
传统的写作是由段落所组成的线性文本,在文章的组构中,一路往下阅读,一段落与其上、下段落之间具有叙事上意义的系属关系,基本上是无法在落段间进行跳跃性的选择性阅读。就数位文本的“区块”结构而言,为适应跳跃式阅读的环境,即非直线性的阅读动线,读者可能浏览完一区块即跳走或是依其兴趣再选择其他区块;换言之此种阅读上的跳跃式区块选择性,使得一“区块”与其他区块在意义系属上的关系并无产生次序性的必然性。因之一区块在传达文本意义上的完整度必须尽可能的独立与完整(make sure each individual chunk can ‘stand alone’)(Ward, 2002: 127)。这是“区块”与“段落”在意义传达上的差异之处:每一区块都有其意义上的完整度,但一篇网路新闻文本中的所有区块总结而言却又必须要有系属性,能让读者从中理解出更为完整、丰富和有深度的报导(Landow, 1992;Kolodzy, 2006: 194)。 但也正因为块状结构此种非线性的、非强制性的阅读特色,在阅读中必须使用导览系统来降低于阅读过程之迷路问题(张智君,2001),换言之数位文本的写作者对读者提供导览服务成为一种必要。就此Stovall强调:“在网路上,资讯可分成几个区块,经由合乎逻辑、明显易见的导览系统提供给读者。读者可自行创建连结,在资讯当中建立自己的线性路径”(Stovall, 2004:93)。
块状文本结构与导览服务不但是适合萤幕阅读的文本结构,同时也是让文本本身为阅听众提供了主动选择性阅读的空间,阅听众可以在此种文本结构中更容易的主动选择文本阅读的路径,以主动建构对文本的理解。这正是数位科技特色在“互动性”方面所给予数位文本最不同于传统文本的阅读性特色。虽然数位文本有其在读者与文本互动上的特色,但此种互动并不在于阅后意见回馈的层面,而是在于阅读过程中读者主动与文本互动的层面,此种从“被动接受改为主动重新建构文本”的阅读模式正是以线性呈现讯息的媒体所无法达成的(施如龄、吕芸桦,2006)。这正如同让─诺埃尔.让纳内于《西方媒介史》〈互联网的闯入〉中谈道:“网路的首要问题依然是在应用此种媒介过程中每个人所获得的补充性自由”(让─诺埃尔.让纳内/段慧敏译,2005:330)。互动性在数位文本的“形式”及“内容”上要能展现其特点,就数位文本的创作而言则在于思考“Click”的安如何安排于文本之中,换言之要思考如何透过Click的布局安排在文本结构上为读者敞开主动性选择的阅读空间,“让读者对文本进行操控和探索以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最大意义”(Artwick, 2004: 77)。因之,透过Click的安排“让读者来展现他们自己想要看的”的这种主动建构阅读方式来形成数位文本内容的“深度性”,Wilkinson, Grant & Fisher说道,正是其他媒体所无法达到的(Wilkinson et al., 2009: 148)。当然,数位文本中的Click安排若是连结到外部相关资料的网站或资料库,则更能充分凸显数位科技在容量大、富有弹性、立即性、永久性、资料库,可搜寻性等等的科技特色。
除了上述的重点之外,对于多媒体的运用也是在凸显数位文本特色的论述中的重点项目。大多数有关数位文本写作的书籍、文章都强调要能有创意的整合这些多媒体元素以形成多媒体数位文本特色,这同时也能与其他媒体诸如报纸、电视等区隔开来。如Quinn所谈的多媒体思维取向(the multi-media mindset)(Quinn, 2005: 86),又例如Artwick强调的:“数位记者一开始著手报导就必须思考多媒体与互动性”(Artwick, 2004: 143)。Kolodzy亦言:在构思数位文本时“要确保互动性及多媒体是其展列讯息时的紧要(vital)面向”(Kolodzy, 2006:191)。因之多媒体在数位文本的整合性是写作数位文本“内容”时重要的考量,此即是各种表达元素诸如文字、声音、影像、影音、可程式化文字等这些写作资料要进行整并,以形成多媒体的文本表现。“这种新的样式可能会为受众提供新闻报导和事件的综合视角,这会比任何单一视角提供更多的理解脉络”(Pavlik, 2001:24);因之,Wolk强调:“多媒体是未来新闻和信息报导的最重要特征”(Wolk/彭兰等译,2003:12)。
虽然多媒体整合性写作在数位文本的展现上一再被强调,但多媒体整合性的写作方法对数位文本的创作者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原因在于以多媒体来呈现内容的数位文本,其组构文本的各式内文元素在其关系上必须是同等重要的,同时阅听众在对各式内文元素的解读意义上又必须是相互互补的。这和传统以单一元素为主体的表现方式,例如以文章为主或是以影像为主,是极为不同的构思模式。
此点, Kress & Leeuwen以文、图的互补性写作为基础概念来说明多媒体写作的理论原则(Kress & Leeuwen著,桑尼译,1999)。Kress & Leeuwen说道:“图片与内容的关系不是插图的关系。图片并未复述内容,也不是以视觉来表现文字已说明的内容。也没有‘注解’的关系,就是内容说明图片中已提到的资料,而未提供新的资料。诚然内容与图片是一种部分,整体的关系,但这并不表示它们重覆彼此的资料”(Kress & Leeuwen著,桑尼译,1999:156)。换言之,以图、文两种内文元素而言,图与文都要能具有对方所没有的内容,因之文字与图片是彼此互补的。因之,Kress & Leeuwen进一步强调:“图不是只当作文字内容的插图,也不只是‘创意雕琢”’;这些图是‘多重模式化’所构成内容的一部分,是各个模式间的符号语言交互作用,其中文字与视觉扮演了定义明确且同样重要的角色”(Kress & Leeuwen著,桑尼译,1999:160)。此种写作的思维模式正如Craig对多媒体写作的概述所言:“每一元素必须互补(complement)于其他元素”(Craig, 2005: 169)。
内文表现元素的互补影响作用,Kress & Leeuwen也称之为内容的多重形成:“多重形成(multimodality)不论是在教育界、语言学理论或一般人的共识上一直被严重忽略。在现今这个‘多媒体’的时代,顿时被再次察觉”(Kress & Leeuwen著,桑尼译,1999:60)。Leeuwen为强调此一概念对网路多媒体写作的重要,在2008 Visual Studies期刊的一篇文章中以“new forms of writing”来形容之(Leeuwen, 2008)。而Lester在《视觉传播》的〈互联网〉一章中即强调:“只有当文字和图像位居同等重要的位置时,互联网才能成为真正的社会力量。……新的信息时代并非一个单纯的视觉传播替代文字传播的时代,而是一个各种传播形式方方面面的力量重组”(Lester著,霍文利等译,2003:439)。
四、结论:从数位内容创作到网站建置
上述从萤幕阅读、块状结构、互动性到多媒体整合性书写等等论述,是数位内容文本在数位科技下所能呈现的新的阅读特色。从理论上较为狭隘的视角来说,一篇数位内容能展现上述的特色当然最能符合理论上的要求。但若从整个网站的内容建置及实务的角度而言,将上述理论导入数位内容的创作,并不妨碍网站中也存有著传统文本结构的内容,例如很单纯的、书面式的直线性文字文本,或是单纯的影音文本。正如同我们一开始所强调的,数位文本的超文本及互文性其最重要精神在于尊重“主动阅听众”,以及创造主动“意义建构”的阅读空间;因之在尊重阅听众既有的习惯之下,传统形的文本内容仍应提供以满足阅听众的自我选择。
从网站建置的角度而言,要能尊重阅听众各自的理解程度,并由当下的程度各自去主动解读文本,首要之事在于提供各种形式的文本,例如纯文字的、声音形式的、影音形式的、图像的、多媒体整合性写作的等等。不同形式的文本除了可丰富网站的内容之外,最重要的是提供了网友主动性的选择权,尊重网友既有的阅读习气。在此原则之下,网站内容的建置就必须是充分利用单一素材以进行不同面向的呈现,提供各种资讯形式的可能性以尽可能满足阅听众的选择。例如,一场演讲,除了可以有录影档可以线上观看,也可以将声音部分单独取出成为声音档。声音档除了可线上聆听之外,能提供下载服务更好,这样可以让忙碌的同修烧录于CD并于开车时聆听。再者,同一演讲的内容,可以经听打后转为文字档。这样,同一资料来源就变出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使是文字档,也可将烦多的听打文字再经某种程度的浓缩整理转化成为简报播放档。当然,如果能将这些被整理出来的素材再重制为多媒体整合书写的数位文本创作,那就更添增了网站的丰富性。同时也要能呈现网友的互动表现,以创造阅听众对网站的信赖。
在网站中将同一素材转化为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自然是种相当烦琐的工作。然而这不但是最符合数位文本的阅读特色,更重要的是这亦是体现了佛经中的所揭示的道理。《法华经.方便品》中,各式各样的方便,都是同等的重要。从持戒忍辱、精进禅智,若人善软心、供养舍利者,或有起石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在网站的建置过程中,也同样的要保有此种精神,数位文本创作者要能“善用其心”,思考网友们可能愿意接受或阅听的形式,将同一素材尽可能的转化为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也正是所谓媒体汇流概念的运用。从文字、声音、影音到整合性的数位创作,从线上、下载乃至列印,从基本网站内容、PDF档、简报档、Flash档、Java程式、到桌面及萤幕保护程式等,这些都是目前网友可能愿意接受的方式,当然我们更可以去思考创作新的数位文本表现形式,来测试各种数位文本的可阅读性。从实践的过程中,可以理解的是单一文本的多元转化是件非常耗尽心力之事,其中的烦燥、不耐、思索等等情绪,以及“网友有那么笨吗?不会自己去转化吗?”等等思维,也会在实践的过程中一再出现。若能将数位文本的创作及网站的建置也当作是修行的一种方便形式,那么在克服上述情结及念头的过程中,我们将会感受到自己的长成,同时也真的可以将心比心的尊重每一位有著各自习气的网友。
参考文献
周庆华(2004)。《文学理论》。台北:五南。
施如龄、吕芸桦(2006)。〈文本式网路超文本的阅读理解历程〉,“2006年电脑与网路科技在教育上的应用研讨会”论文。新竹:新竹教育大学。
连启舜(2002)。《国内阅读理解教学研究成效之统合分析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智君(2001)。〈超文本阅读中的迷路问题及其心理学研究〉。《心理动态学》,9(2):102-106。
翟本瑞(2001)。,网路阅读与行为模式改变的社会学考察(初探),2006 年2 月16 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14/14-3.htm。
郑明萱(1997)。《多向文本Hypertext》。台北:扬智文化。
让─诺埃尔.让纳内/段慧敏译(2005)。《西方媒介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Artwick, C. G. 2004. Reporting and producing for digital media. Iowa: Blackwell.
Bolter, J. D. 1991. The computer, hypetext, and the history of writing.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raig, R. 2005. Online journalism: Reporting, writing and editing for new media. Belmont: Thomson Wadsworth.
Kawamoto, K. (2003). Digital journalism: Emerging media and the changing horizons of journalism. In K. Kawamoto (Ed.), Digital journalism (pp. 1-29).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Kolodzy, 2006. Convergence journalism: Writing and reporting across the news media.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Kress, G. & Leeuwen, T. V.著,桑尼译,1999,《解读影像: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原理》,台北:亚太图书。
Landow, G. P. 1992. Hypertext: The convergence of contemporary critical theory and technolog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eeuwen, T. V. 2008. New forms of writing, new visual competence. Visual studies 23(2): 130-135.
Lester, P. M.著,霍文利等译,2003,《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Pavlik, J. V. (1997). The future of online journalism.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July/August, at http://www.cjr.org.
Pavlik, J. V. (2001). Journalism and new med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otter, D./美国在台协会文化新闻组译(2008)。《独立新闻工作手册》。台北:美国在台协会(AIT)。
Quinn, S. 2005. Convergent journalism: The fundamentals of multimedia reporting. New York: Peter Lang.
Stovall, J. G. (2006)。Web journalism。Boston: Pearson。
Ward, M. (2002). Journalism Online. Oxford: Focal Press.
Wilkinson, J. S., Grant, A. E., & Fisher, D. J. 2009. Principles of convergent journ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lk, R. D.著,彭兰等译,2003,《网络新闻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留言列表